6月,深圳湾畔。国内最大规模商业化运营氢能通勤车在深圳湾创业广场亮相,首批投放氢能燃料大巴60辆,未来将投放200辆,用零碳出行点亮大湾区创新硅谷,成为“氢能驱动、零碳出行”通勤车示范应用标杆,也是深圳氢能科技和产业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作为“心脏”,此批车辆所搭载的大功率“鲲”系列燃料电池系统,是由氢蓝时代承担的深圳市重大研发项目成果,经历了“零部件、系统到整车”的完整而严苛的测试。
在电动汽车大行其道的深圳,氢能汽车成为一道独特景致。选择在“创新硅谷”进行规模化商业落地,也显得意味深长。今年一季度,深圳新能源汽车不仅产量开门红,而且保有量全国领先,深圳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名副其实的“新能源汽车之城”。但是,在大众乃至资本圈、金融圈的视角里,新能源基本等于纯电动,这明显低估了绿色能源的爆发潜力。
氢能汽车的一小步,国家能源战略的一大步。对此,本期南都金融调研团来到氢蓝时代,探寻氢能源汽车的核心——氢燃料电池,探究其背后的技术壁垒,也解锁科创金融如何驱动新能源之城、护航国家能源战略。
风口:新能源产业赛道孕育“新物种”
在我国的能源产业中,氢燃料电池显然是一种“新物种”。2019年,氢能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中国能源体系之中。当年12月份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对新能源汽车进行了界定,氢燃料电池汽车也是继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动动力汽车之后,第三款被认定为新能源汽车的车型。目前各个地方政府也针对氢能源产业做了中长期的发展规划,开始了“氢风劲吹”发展之路。
洞悉时代机会,氢蓝时代是国内最早一批布局氢燃料电池产业的先行者,已打通“整车动力系统—燃料电池系统—电堆—膜电极—核心部件(FCU、CVM、双极板)”全产业链核心技术。
氢蓝时代运营管理中心总经理刘向东这样如数家珍:目前公司在氢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形成了独特技术壁垒,开创了多个第一:国内首款商业化的50kW燃料电池系统、全球首款额定功率超过130kW的单堆燃料电池系统、全球首款最大功率超过240kW的单堆燃料电池系统、国内首艘1000kW以上级别的海上船舶……
“氢车内置的燃料电池好比发电机,通过氢、氧之间的电化学反应输出电能,能量密度也比锂电池高出许多。”相关人士这样科普表示:氢作为一种清洁的能源载体,对解决能源低碳化、交通电气化难题有关键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中,氢蓝时代从全球7000多个企业参赛中,以行业总分第一名荣获冠军。从某种意义上,也佐证了这个新风口的价值。
发力:纳入深圳战略规划,产业蓄势而发
“氢能源产业是一个万亿级的庞大市场。”刘向东表示,氢能已成为全球20多个主要经济体的战略选择,也是各主要大国加快能源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支撑点。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5个省、80多个地市、46多个央企战略布局氢能产业,大规模制氢、储氢和示范应用已经全面发力。无论从国家能源战略还是从双碳战略看,氢能都是必然选择。
落子深圳,也是一个选择。在刘向东看来,深圳氢能产业的发展已得到市政府战略规划的引领和深圳速度的加持。2021年12月,市发展改革委正式发布《深圳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深圳市将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发展生态体系,实现氢能商业化应用,氢能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到2035年,氢能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而根据估算,在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政策推动下,全市氢能消纳到2025年底预计将达到近100吨。
据调研团记者观察,氢能产业既属于前沿科技,也属于高端制造。目前,深圳市已将氢能产业列为了“20+8”战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集群的重点内容,明确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的战略地位,以氢能产业作为实现碳达峰目标和做大做强绿色产业的重要抓手,也将极大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对于战略产业而言,独舞不如群舞。据观察,深圳已有150多家氢产业链企业,涵盖氢气制取、燃料电池系统、电堆、膜电极、材料等领域,积累了一批氢燃料电池相关核心技术,氢能产业蓄势而发。
人才是企业实现经济发展、赢得市场竞争主动的最重要战略资源。氢蓝时代创始人、董事长金晓辉本身就是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老将”,也是中国氢能产业的坚定推动者。在他的麾下,已汇聚了40多位国内外专家和博士。为破局人才之困,氢蓝时代获批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持续优化培育体系,并实施开放、科学的人才机制,引进国内外高精尖人才,纳百家之长。从某种意义上,这里俨然成为培育高端人才的创新基地。
从新能源汽车引领全球,到氢能产业蓄势而发,两朵“金花”绽放的背后,都有深圳金融的助力。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当前的大国竞争,已由低端的产业竞争转向前沿科技、高端制造业的竞争。深圳作为中国的硅谷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离不开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方向的判断与扶持。
从“双区”建设的国家战略到“全球标杆创新城市”的城市定位,深圳从来不乏创新探路。如果说硬核企业是深圳创新高地上的“摘星人”,那么多层次的金融服务则是忠实的“护航者”。
对此,业内有识之士指出,深圳把提高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打造科技创新赛道放到了极为重要的位置,这对于改进和创新科技投入方式,引导和促进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模式、搭建服务平台,为初创期到成熟期各发展阶段的深圳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建构了政策和制度框架。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将积极融入深圳科技创新发展,与深圳同频共振,坚定不移探索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发展之路。”站在金融担当的立场,交通银行深圳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相关负责人指出,“这既是中央金融企业履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责任的体现,又是国有银行对深圳‘双区’建设应尽之义务。同时,也是交行自身转型发展必须应对的课题。”
“深圳正在成为全球氢能自主创新和示范应用的创新高地。我相信,十年后深圳巩固‘新能源汽车之都’的地位,将离不开氢能产业。”刘向东如是感慨。
他的声音,亦正是无数深圳科创企业的共鸣。